“大家看,这对狮子一只闭目凝神,俯首含足,好像正在抬起脚来挠痒痒;一只双目圆睁,好像是在啃脚丫,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四爪抓地的威武的石狮截然不同,它们可是国家一级文物……”
6月29日,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的临潼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在馆内金棺银椁珍宝展厅,讲解员焦娟娟用生动的语言为游客揭开馆藏盛唐文物的面纱。
“暑期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明显增多,尤其金棺银椁珍宝展5月20日对外开放后,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赶来,就为一睹国宝的真容,最近每天馆里都能接待近30批团队游客。”焦娟娟说。
临潼博物馆占地面积5875㎡,建筑面积3000㎡,2010年3月免费对外开放。馆内收藏了自仰韶时期至明清时代各类文物1.7万余件。在金棺银椁珍宝展厅,陈列着65件唐庆山寺地宫遗址出土的佛教文物,其中包含以金棺银椁、三彩狮子、三彩南瓜等为代表的国家一级文物12件,生动展示了唐代在金属铸造、釉瓷烧制等领域的高超技艺。
“我很喜欢唐文化,来临潼前做旅游攻略时,在社交媒体刷到了临潼博物馆金棺银椁珍宝展的展陈信息,这里的国宝级文物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真切感受到千年前精美工艺带给人的心理震撼。”来自上海的游客韩家纶一家将临潼博物馆作为来临旅游的第一站,看到馆内精美文物不时发出惊叹。
依托临潼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临潼博物馆将区内千年的文化积淀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文化体验。
在馆内秦代文物展厅,一场穿越时空的大秦之旅徐徐展开,游客们仔细欣赏因最早出土而被称为“先锋战士”的1号轻装步兵俑,以及残夔纹铜构件、夔龙纹大瓦当等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承载着大秦帝国的雄浑壮阔,更隐藏着古代建筑与工艺的奥秘,成为游客了解秦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目前,我们有10件文物赴外省‘出差’。其中,秦短褐武士俑、秦铠甲武士俑、秦跽坐俑参加福建博物院‘关山共赴·盛世中华——周秦汉唐文物主题展’,唐代文物忍冬纹高足杯、虎腿镀银香炉等7件文物参加浙江省博物馆‘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临潼博物馆副馆长王芳萍说,“我们希望通过跨省联展,让更多人领略到文物的魅力。”
清理现场、收集碎片、碎片分类整理、清洗碎片、拼接修复……在馆内“秦代文物鉴赏中心”,来自山东的游客徐英姝正在对“考古现场”发现的兵马俑碎片进行修复。
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感受历史,临潼博物馆里特设的“秦代文物鉴赏中心”吸引了不少游客纷纷亲自动手尝试兵马俑仿制品修复、体验瓦当拓片制作,在指尖摩挲间感受千年文明的温度。
看着自己亲手“修复”好的“兵马俑”,徐英姝感慨道:“以前只是隔着玻璃看文物,现在能亲手触摸历史,这种体验太精彩了!”
为全方位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的体验需求,近期,临潼博物馆对金棺银椁珍宝展和秦代文物展等核心展厅的展陈服务进行了提升,通过优化展览空间布局,调整展品陈列,全面、有效呈现馆藏经典代表文物。同时,推出“文物修复”、非遗拓印等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将传统的静态展示升级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历史对话”,让游客不仅能近距离欣赏文物的精美,更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蕴含的文化价值。
“目前,我们正根据新调整的展陈布局,加紧推出AR眼镜智慧导览服务,通过AR体验让文物 ‘动’起来、‘活’起来,为游客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游览体验场景,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王芳萍说。(记 者:罗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