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从2003年“非典”那年开始,我每年都要去山东各地走走看看,多数时候是自驾游。印象最深的还是“非典”的第一年,我从青岛栈桥沿胶东半岛的海岸线逆时针徒步走到了烟台,全程大约500公里,前前后后走了18天。一路上见识了胶东半岛的自然风景,感受到了丰富的人文文化,至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遗憾的是,那次半岛徒步之旅止步在了烟台,并没有继续向北走。这次趁着初春的好季节,来到了山东龙口市旅游,也算是对当年徒步之旅的一种致敬吧,也是对“未完之旅”的一种弥补。
说起山东龙口市,很多人最先联想到的是“龙口粉丝”,或者“闯关东”(起始地),也有可能知道这里是秦代著名方士、航海家徐福的故乡。这个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的山海小城,早在商周和春秋时期称莱国,也是称霸一方数百年的重地。如今的龙口小而漂亮,是一座美丽的北方港城,当地盛产优质海参、对虾等海鲜,以及草莓、葡萄、苹果等水果。不过,我们此行的季节不对,这些好吃的多数还没“上线”。
此时的龙口市南山风景区里,万物复苏,春意萌动。站在高处可以俯瞰灰灰绿绿的山谷,以及远方的山脉和大海。
沙东龙口最著名的风景区当属南山风景区,它也是我们此行踏青采风最看重的一个目的地。龙口之旅的首日,在参观了南山风景区的“世界第一铜坐佛”(380吨重)后,向导神秘地问我:“您知道最古老的紫藤有多少年树龄?”“哦,大约800年左右吧,我在湖北十堰的竹山县双台乡见过一株古紫藤”,“嗯,我们南山风景区有千年以上树龄的紫藤哦,而且是两株”。她的说法确实震惊到我了,“真有千年紫藤吗?这不成精了嘛!赶紧带我去看看吧……”
在向导的引导下,我们乘车在南山景区里七拐八绕。不一会儿,汽车停在了一处山坡前。通往“千年紫藤”景点有一段长廊步道,为了能亲眼看一下千年树龄的紫藤,顺便爬爬山活动活动筋骨也很值,况且沿途还有不少松林、山花相伴,再加上沿途散落的不少古迹景点,上山的过程并不寂寞。
千年紫藤景区登山步道,路旁的野桃花已经竞相开放,幽幽淡淡的香味不时窜入鼻孔,闻起来很舒服。
经过大约5分钟的步行,长廊左侧西南角的石崖处有一凸出的巨石和木架合围结构,上面有大量的缠绕藤蔓。在山崖的崖壁上有四个遒劲大字——千年紫藤。绕过石壁,东北侧又有“千年紫藤”四字。向导说,因两株千年紫藤没有长在一起,相隔五六米,所以分别做了标示。
仔细观看古藤,虽然两株相隔数米,但顶部却相互盘绕,花串错落,中下部分又盘根错节。看上去古藤虽饱经风霜,但老干却抽出了不少新枝,花开时节花繁叶茂,远看近看紫莹莹地都非常惹人喜爱。顺着向导的手指方向,我们从遮天蔽日的紫藤廊架顶部从上到下观察两株紫藤的树干和树根。身边的朋友突然冒出一句话——“这老藤像不像在攀爬石壁的大蟒蛇?”“对呀,真的太像蟒蛇了”。贴近地面岩石缝隙的老藤根部粗硕,有着蟒蛇皮一样的样子,就像正在努力向上攀岩的巨蟒。古藤的上部枝丫无数,相互交织缠绕,又像无数攀爬的小蛇。
大家像寻宝一样在两棵古藤间来回穿梭。旁边立有“南山千年紫藤”介绍木牌,内容大概是说,东江镇南山景区内有两株古紫藤(龙口市古树名木编号分别为:A007、A008)。据测算,两株古藤相距5米,西南株古藤胸径0.3米,基径0.35米;东北株古藤胸径0.33米,基径0.4米。两株古紫藤距今均有1000多年历史,至今其上部冠幅已达40米*40米,属于目前山东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野生紫藤。
正当我们为罕见的古紫藤拍照不停的时候,向导提示我们再往前走几步还能看到另一个“奇特景象”。众人随向导沿登山步道上行,沿路经过了几座古庙、古井和古庵,在路侧看到金代始建的无梁殿一处。向导表示,这座无梁殿就是当地另一“奇特景观”。
我们走进无梁殿内,发现除了这是一座穹窿顶式建筑,其本身除了未使用一梁一柱、一钉一木之外,倒也没有其他特殊之处,不由大惑。最后在向导的提示下,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在无梁殿的殿顶上悬空生长着一株千年古柏,挺拔苍翠,确实奇特。据说,就是因为这棵古柏树,无梁殿才被乡民称为“庙上树、树下庙”。
想想也是,在常年不得光照(附近一株大树遮挡阳光),且古树根生长在庙顶岩石缝隙的情况下,古柏还能持续生长数百年,也确实是一种奇迹。没想到南山风景区一条上山路线就汇集了这么多可看可赏之景,如果把南山景区全都走一遍,说不定还能收获更多惊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