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阳春三月,正合适出游,这个周末又来到了永泰:这一站,大洋镇。
一直都很喜欢逛博物馆,如果你和我一样,那就跟我一起逛逛小小的米食博物馆吧。米食博物馆位于大洋镇洋中村,原来是三洋的粮食仓库,还保留着许多时代与生产的印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米为主制作出的各种米食制品,形成的各种相关的烹饪技艺,都凝固在米的载体上面。石磨、米斗、粿印等等,博物馆里的劳动工具、各种米食加工器具展现了从一颗种子到餐桌上美食的历程。曾经很常见的器物慢慢被更新的工具所取代,过往的记忆更多的在博物馆中再现。
小小的博物馆不仅展现了与米食有关的器物,还用书籍、文物、票据等展现了三洋乃至永泰的文化特色,在小茶室中,读一本书,品一杯茶看岁月的痕迹。到了饭点,煮上一碗米线,美食也可以很简单。
爱荆庄,这个庄寨是真宝贝,更是一座因爱而铸的庄寨。庄寨其实是庄与寨的合称,内为庄、外为寨,文为庄、武为寨,父建庄、子建寨,自己叫庄、别人叫寨。因此,庄寨成了永泰山中独特的集防御、居住、美学等多种建筑功能为一体的宅院。爱荆庄位于洋尾村,它的寨墙厚达数米,下部用大块的鹅卵石、毛块石依据形状干砌而成,上部用生土夯筑土墙,整堵墙下厚上薄,既稳定又坚固,高达10余米的寨墙让整座庄寨固若金汤。
如果说爱荆庄的外观给人恢弘、是安全感,那走进寨门,你就能感受几百年庄寨的文化传承,生活的延续。。在庄寨的内部设计中,多以本地特有的“清水雕”装饰,不施油彩,保留着原木天然的纹理。随处可见的槅扇门、槛窗都被工匠们细心雕画,有着祥瑞、富贵、太平等美好寓意。
爱荆庄自古就崇尚教育,庄内设有媳妇斋,重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优良家风的传承,更能随处感受百年古宅的深厚文化底蕴,家风家训展示馆、春酒展示馆、手工制作走廊,人们可以在参观之余亲自体验传统的永泰乡村生活,追寻过往的记忆。
“荆”在古代是妻子的意思,这位女主人不嫌弃男主人贫穷,嫁给了爱情,而后还凭借自身的财力物力辅助丈夫,搞得家大业大。在男主人54岁的时候,为了感谢老婆,耗资修建了这座大庄寨,并取名“爱荆庄”,来向世人,高调宣示他爱老婆。据说100多年前,爱荆庄的房间多达360间,可说是深山里的超级民宿了。
听过古时的爱情,再看爱荆庄那多上的一点就更显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