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老家十五炸油条,出嫁的闺女给娘家送油条,然后十五早上吃油条,喝豆沫。家家户户在十三就在自己家门口用彩灯花灯笼做的门楼放到大街上,每家每户都在自己家门口挂彩旗,彩灯,到晚上全部亮灯,漂亮级了。晚上出去大街敲锣打鼓很热闹,有迷宫,大家在里面走来走去的,转到快要出口的地方,有一根很高的杆子,上面有花,说只要摸到来年有好运,然后磕个头放在功德箱里面一些钱。最后转出来,看敲锣打鼓,晚上还有龙灯,一条条龙有十个人架着一边跑,一边摆成各种姿势,上面还有灯一闪一闪的。大家在一起看点烟火,烟火飞上天美不胜收。白天村里还会有汇演,很热闹,在城市是看不到的,我每年都会十五带孩子到姥姥家去,以至于孩子每年十五都要去姥姥家过,今年是疫情时期,所以选择在家里,不出门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不给国家添乱。
可以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的热闹气氛不亚于大年三十。首先说这踩高跷扭秧歌是必不可少的,这天的秧歌不但白天扭,晚上扭的更欢,因为大队要在这天晚上沿村中心的街路“放路灯”,这也是大队多年的习俗。早先的“放路灯”,可不是用电的,而是用锯末子和柴油拌在一起点燃后能燃起半米高的火焰,这就叫“放路灯”。“放路灯”的寓意就是走向光明大道的意思,一切污秽的东西无法藏身,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日子也会过的越来越富足,越来越红火。“放路灯”的材料由大队统一发放,能领到“放路灯”材料的,仅限于大队主要中心街路两边的农户,农户领回材料,先把锯末子在自家门前一堆一堆地均匀地而且必须和邻居家锯末子同等距离地连起来放好,完后再拌上柴油,只等大队广播喇叭一声令下,大家便在同一时间一起点燃,这时你就会看到两排和村路同等长度的“火龙”喷着半米高的火焰在熊態地燃烧着,场面十分壮观。“路灯”把天映红了,把雪映红了,把农舍映红了,把人们的笑脸也映红了……这时候,锣鼓也不失时机地敲起来,喇叭也尽情地吹起来,由百余人组成的秧歌队伍正行进在“路灯”中间,欢天喜地地尽情地舞起来浪起来。这是整个大队这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天,也是农民收获快乐最多的一天。按照往年的习惯,过了正月十五,秧歌队就该解散了,所以这一晚的秧歌表演也是自秧歌队成立以来扭的最起劲的一晚,大姑娘小媳妇大小伙子老爷们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最美的姿态展献给大家。秧歌不但给人带来喜庆和欢乐,也能让大姑娘和大小伙子收获爱情,每年都会有几对大小伙子和大姑娘在扭秧歌期间眉目传情暗送秋波扭到了一起,结成夫妻。那时的人还比较保守,大姑娘和小伙子也很少有机会凑到一起玩,如今名正言顺地合情合理地聚在一起扭秧歌,不管是大姑娘还是小伙子谁都不愿轻易放弃这次在一起的机会,于是二人在扭秧歌过程中就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待到路灯渐渐熄灭,这秧歌表演也接近了尾声,人们会在恋恋不舍中,依依惜别,期待下一个正月十五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