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称“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其包括:1.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份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以及包括有考古地址的区域。
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如愿景、使命、价值观等; 行为文化建设层面,如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等; 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如企业标识及应用,企业产品、服务的宣传,企业环境景观设计等。 这是按照三分法划分的,如果按照四分法划分,还包括制度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一般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是具体存在的实物,突出的重点也是物品本身的历史和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并不是以实物存在的,以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来说,民间文学,主要是诗歌和民间传说,并不存在实物,只不过这些诗歌和故事是以书本等作为承载。再如传统音乐,戏剧等等,这些都是非实物存在的,还有一些比如传统工艺和美术中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可以说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只是载体,也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部分。
传统工艺自然指的是制作这些作品的手艺,突出的是工艺,传统美术比如剪纸,剪纸是载体,剪纸本身的艺术价值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题。
还有一点很好区分的就是: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古时遗留下来的,现代人制造出来的自然不能算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从古代一脉相承继承下来的非实物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现代人的手艺或者种种方式,让某些古代就存在的东西重现,比如瓷器,如果说某地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瓷器,那么这就是文物,就属于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有人通过研究这些瓷器的制作工艺,重新制作了同样的瓷器,那么这门制作工艺就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场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