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间文学(3项)
1、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市直
2、邯郸古城传说与民俗 丛台区、邯山区
复兴区、邯郸县
3、大名古城传说与民俗 大名县
二、民间美术(3项)
1、木 版 画(三合村) 永年县
(袁庄村) 邯郸县
2、冀南民居建筑工艺(伯延镇) 武安市
(老鸦峪王家大院) 峰峰矿区
3、民间剪纸(磁 县) 磁 县
(复兴区) 复兴区
三、民间音乐(6项)
1、涉县寺庙音乐 涉 县
2、西戌道教音乐 涉 县
3、河北鼓吹乐 永年县
4、冀南吹歌(魏 县) 魏 县
(大名县) 大名县
(临漳县) 临漳县
5、民间小曲(永年正里村) 永年县
(成安姜营村) 成安县
(涉县唱家庭) 涉 县
6、冀南鼓乐(磁县迓鼓) 磁 县
(临漳得胜鼓) 临漳县
四、民间舞蹈(9项)
1、曲周龙灯 曲周县
2、撵 花 临漳县
3、冀南扇鼓舞(河东村) 丛台区
4、聚英叉会 曲周县
5、抬花桌 永年县
6、庆和峪背阁 磁 县
7、二人扳 馆陶县
8、南大峪彩帷 峰峰矿区
9、李家村高跷皇杠 临漳县
五、戏曲(14项)
1、冀南皮影戏(磁 县) 邯郸市直
(成安县)
(肥乡县)
(魏 县)
(馆陶县)
(大名县)
(曲周县)
(永年县)
2、武安平调落子剧 武安市
3、永年西调 永年县
4、磁县怀调 磁 县
5、坠子(郭小屯坠子戏曲曲艺村) 临漳县
(有阁刘坠子戏) 临漳县
6、落子(西狄邱落子戏曲村) 临漳县
(魏县落腔) 魏 县
(驸马寨落子) 鸡泽县
7、四股弦(北坡头四股弦戏曲村) 魏 县
(南营村四股弦戏) 肥乡县
(馆陶县四股弦戏) 馆陶县
(宿凤村四股弦戏) 峰峰矿区
8、柳子腔 曲周县
9、木偶戏 馆陶县
10、武安傩戏 武安市
11、邯郸赛戏(东填池) 高新区
(涉县排赛) 涉 县
(东通乐) 武 安
12、韩固营弦子腔 鸡泽县
13、豫剧桑派艺术 东风剧团
14、大靳村罗戏 肥乡县
六、民间曲艺(5项)
1、张家坠书 馆陶县
2、拉洋片 广平县
3、曲艺坠子 成安县
4、梨花大鼓 鸡泽县
5、英歌溜 临漳县
七、民间杂技(1项)
1、台村上刀山 涉 县
八、民间手工技艺(10项)
1、磁州窑烧制技艺 峰峰矿区
2、土纺土织(土纺土织技艺) 魏 县
(民间彩印花布技艺) 魏 县
(蓝印花布技艺) 魏 县
(土布织字技艺) 鸡泽县
(土布织字技艺) 肥乡县
3、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大名县
4、馆陶黑陶制作技艺 馆陶县
5、太和堂药业 永年县
6、书画手工装裱技艺 成安县
7、扎纸手工技艺 磁 县
8、南小留木旋工艺 广平县
9、磁州陶器制作技艺 磁 县
10、东屯风筝制作技艺 大名县
九、生产商贸习俗(5项)
1、贞元增酒酿造工艺 丛台酒业公司
2、二毛烧鸡制作技艺 大名县
3、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 大名县
4、郭八火烧制作技艺 大名县
5、酱包瓜腌制技艺 馆陶县
十、人生礼俗(2项)
1、送羊节 磁 县
2、井店丧葬习俗(哭街) 涉 县
十一、民间信仰(1项)
1、女娲祭典 涉 县
十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6项)
1、杨式太极拳 永年县
2、武式太极拳 永年县
3、卢氏太极拳 广平县
4、大架佛汉锤拳 大名县
5、陈村查拳 邱 县
6、长洪拳 成安县
十三、文化空间(8项)
1、滏阳河灯(马头镇) 马头工业园区
(张庄桥村) 邯山区
2、苇子灯阵 峰峰矿区
3、彩布拧台 邯山区
4、黄粱梦文化 黄粱梦文保所
5、黄粱梦庙会 邯郸县
6、冀南元宵花会(临漳县) 临漳县
(涉县更乐镇) 涉 县
(磁县光录村) 磁 县
(丛中花会) 邯郸县
(王看烟火灯地) 峰峰矿区
7、土山诚会 武安市
8、虎守杏林 邱 县
。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在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绵绵8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十大文化脉系: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是我国以粟作农业和定居生活为特点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磁山文化博物馆。
赵文化:
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其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包容,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
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具有中原华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构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区诸民族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重要景点:学步桥,回车巷,丛台,赵苑等。
女娲文化:
娲皇宫,女娲炼石补天处,始建于北齐、全国规模最宏大的祭祀女娲古迹,被誉为“华夏祖庙”。
现正在申遗,今年“首届中国女娲文化节”将于9月16日至18日举办。值得期待!
北齐石窟文化:
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院,是位列中国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四大名窟之后的全国第五大石窟群。
建安文化:
位于临漳县西南的古邺城遗址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有铜雀三台。
广府太极文化:
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邯郸的永年县广府城,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永年县成为中国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永年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在广府古城,太极盛行,可以拜访有太极先人故居。
梦文化:
以“一枕黄粱”名梦和黄粱梦吕仙祠古建筑群为代表的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产生于唐代的黄粱美梦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邯郸的黄粱梦镇。景点“黄梁梦”。
磁州窑文化:
古来就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
成语典故文化:
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2005年10月26日,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边区革命文化:
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刘伯承、邓小平及其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现出边区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民族之魂。现代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涉县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陈列馆”名列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