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儿童“卖懒”
除夕夜,拜神、吃过年夜饭之后,孩子们就要出去“卖懒”了。十岁以下的小孩童,穿上新衣新鞋,口袋里放着母亲煮好的红鸡蛋,提着一盏腰形的红灯笼,跟在父母或兄长后面,走在巷子里的青石板上,一边唱着“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兜过两条巷子,走到土地公的坛前,把红灯笼挂在那里,就算是把“懒”卖出去了,这时便可以美美地吃上红鸡蛋。
这个习俗其实寄托着长辈们对儿女的期望,希望他们卖掉一年的懒惰,新年里勤奋有为。
初一迎“财神”
初一凌晨五六点,天还没大亮,流浪街头的穷人、乞丐已开始活动,他们在红纸上写着“财神”两字,一边叫着“财神到”,挨家挨户送财神。人们听到“财神到”,马上开门接财神,将“财神”贴在门楣上,再送给对方一封红包。
“发财大蚬”
黄沙大蚬,肉肥、味美、价廉,往往是初一饭桌上的一道美味。早上,水乡农村的卖蚬人,挑着满满一担黄沙大蚬到佛山的街头叫卖,吆喝着“发财大蚬”,这时,大家总会买来一斤半斤。
黄色的贝壳里藏着肥美的白肉,象征着金银,买来的“发财大蚬”,烫过开水之后,把肉挑出来炒韭菜,预示着长长久久、发财大利,这是很受欢迎的一道佳肴。
唱龙舟、鲤鱼歌
唱龙舟,如今已作为一项濒危的民间技艺当选“非遗”保护项目,而在过去,初一这天,经常有艺人穿街过巷唱龙舟、鲤鱼歌。
“龙舟舟,出街游,封封利是责门头,龙头龙尾多福寿,老少平安到白头。”艺人手托木龙舟,唱着这些喜庆吉祥的歌,男女老少都爱听。一曲龙舟歌唱罢,艺人往往会得到一封红包。
初二吃“开年饭”
初二是个“开年”大日子,佛山人将初二、十六称为“牙日”,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人们要早早吃“开年饭”。这一天,主妇们早早起床,杀鸡煮餸拜祖宗,然后一家大小吃“开年饭”,鸡、红烧肉都是“开年饭”必不可少的菜。上午,刚刚出嫁的女儿带着新婚夫婿回娘家,往往要带上煎堆、松糕跟一些晒干的山珍海味。
下一篇:春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