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强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构建 “和谐河北”,实现河北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河北省人 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冀政〔2006〕41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冀政办 〔2005〕26号)精神,认真贯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第一、二、三、四、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我省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及省政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目前河北省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共五批:
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0项)
民间文学(5项)
民间美术(10项)
民间音乐(20项)
民间舞蹈(20项)
戏曲(26项)
曲艺(8项)
民间杂技(1项)
民间手工技艺(17项)
生产商贸习俗(2项)
岁时节令(1项)
十一、民间信仰(4项)
十二、游乐(9项)
十三、文化空间(7项)
第二批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7项)
民间文学(4项)
民间音乐(10项)
民间舞蹈(13项)
传统戏剧(15项)
曲艺(4项)
杂技与竞技(14项)
民间美术(2项)
传统手工技艺(23项)
民俗(11项)
传统医药(1项)
第三批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民俗
第四批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11项,子项123项)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第五批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34项,子148项)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强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构建 “和谐河北”,实现河北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河北省人 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冀政〔2006〕41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冀政办 〔2005〕26号)精神,认真贯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上一篇:广东省特别有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