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华阳──现(县)过现(县)”。早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一部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华阳国志》就诞生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上,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华阳地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
现在,我们说起华阳,
一般指的就是华阳镇,
现在是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
它位于成都市区南部,地处成都四环路南段锦城湖段外侧 。北与高新区桂溪街道相连,东与高新区中和街道、天府新区万安街道毗邻,南与天府新区兴隆街道、正兴街道接壤,西以剑南大道南段与双流区协和街道、公兴街道交界。
现为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驻地,是成都市区和天府新区“双核共兴”的城市双副中心,亦是天府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因“安史之乱”,唐玄宗幸蜀,
更蜀县为华阳县,
成都市区便分裂成成都、华阳两县。
成都、华阳两县共治省会成都府的史实,
在民间逐步演变为一个发音、三种含义
就是我们常说的
“成都到华阳,Xian过现xian”
到底怎么来的?
“成都到华阳,县过县”,在只有不足500米的空间距离,常以此来形容这个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的“时空跨越”。互送公文、交送囚犯,或是民众到成都府告状申冤、求办公差,或者是举办重大经济活动、社团活动的官员迎请等,兵丁小卒跑腿办事都不用车马劳顿。
成都县10兩川型锭
“成都到华阳,线过线”,这一说法流传得较早。“线”在四川方言中有“规矩、规则”的意思,取向于“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有言在先、按部就班”的正义、公平价值。
成渝两地民间在约定某事、或公开处理某项问题时,总会说一句“成都到华阳,线过线”。
华阳县10兩川型锭
“成都到华阳,现过现”,这是在成都平原以及川南和重庆长江流域一带沿用至今的说法。成都建成200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民营经济和自由贸易相当发达的城市,甚至包括川南和重庆的码头货运集散,商贾们或船帮都把“货款两清,概不赊欠。”
“当面交割,离柜不认”的“现过现”交易方式视为诚信经营的不二法则,大量的以物换物、以币易物商业活动,都会共同约定“现过现”。“成都到华阳”则成了民间“宰丸子”的上半句、“现过现”的代名词。
据《舆地广记》记载:“昔人论蜀之繁富曰地称天府,原号华阳 。县之得名实本诸此。”华阳县建县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始名蜀县,由成都县析置,为蜀郡郡治成都府的附郭县。
下一篇:如何学好公共基础课:人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