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榴莲,这款美味果实在众多口味中独树一帜,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它的独特香气和丰富口感,总能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充满了惊喜,让人欲罢不能,久吃不腻。
马来西亚热带水果种类繁多,诸如山竹、菠萝蜜、红毛丹等皆为常见。而香甜芒、蛇皮果、莲雾等亦受欢迎。然而,提及马来西亚的代表性水果,非榴莲莫属,堪称其国际名片。
【名气还不错】
不少友人戏言若至马来西亚而未尝榴莲之美,则此行徒劳。那么,此地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榴莲品种(或品牌)究竟有哪些呢?我们一同来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常见的榴莲品种有猫山王、苏丹王、竹脚等20余种。实际种类远不止这些,马来西亚登记的榴莲品种超过200种。若有食客自夸尝遍各种榴莲,恐怕手上残留的榴莲肉得费半天工夫清洗。
【自己也喜欢吃】
以2021年数据为参考,马来西亚榴莲种植面积近8.5万公顷,总产量高达44.8万吨。然而,其出口量却仅达2.47万吨,显示出其国内市场的强大消化能力。
没办法,马来西亚民众非常需要榴莲——一是自己喜欢吃;二是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配套项目,也就是给游客们吃。但马来西亚统计局按照自己的计算标准得出一个结论马来西亚榴莲自给率已经达到了104%左右,没有必要大量留在国内消费或者销售,应该加大出口。
【价格到底如何】
如果讨论马来西亚当地的榴莲价格,其实意义不大,比如在马来西亚酒店或者高档餐厅吃处理好的榴莲甜点,价格绝不会比我们国内便宜;比如在马来西亚的路边摊甚至榴莲种植园吃,又会让你觉得便宜得不可思议,比如折合人民币100多元可以吃两个2公斤左右的榴莲。
还是看看我们身边吧。以江浙的省会城市为例,3月份的时候,马拉西亚或者泰国的榴莲可以跑到60-70元/斤,一个4-5斤的榴莲可以轻松让你花掉200-300多元;到了5月份的时候,又迅速回落到30多元/斤,甚至还有29.9元/斤的。
【我们的榴莲进口】
以2023年为例,我们一共进口了约140万吨的鲜食榴莲,比2022年进口约82万吨同比增长了73%左右——但是,马来西亚榴莲并不是我们的主要进口国家,甚至连进口总量的零头都排不上。
马来西亚榴莲深受亚洲市场青睐,主要销往新加坡、日本及韩国,同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也是其重要出口地。然而,马来西亚是否对榴莲产业现状感到满足呢?
当然不,眼见泰国、越南榴莲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马来西亚急不可耐。为此,2023年底马来西亚农业部门宣布调整种植策略,大举转种榴莲、菠萝、芒果等高价水果,以抢占市场份额。
二、油源无尽榨油之艺,永无止境。原料如山,榨取如流,源源不断。只要技艺精湛,油海便可永不枯竭,人们尽享油香之福,生活因此而更加滋润。
棕榈油是全球三大主要植物油之一,与大豆油、菜籽油齐名。其源自油棕树的果实——棕榈果,果肉所产油脂为棕榈油,果仁所产油脂则为棕榈仁油,本文统称之为棕榈油。
【其实是舶来品】
马来西亚是全球棕榈油第二大生产国,尽管东南亚并非油棕原产地。19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将油棕引入爪哇,并迅速成功;随后,英国殖民者在马来西亚尝试种植,也获丰收,并成立了森达美公司,专注于棕榈油业务。
【目前是第二名】
谈及棕榈油的用途,其范围广泛无比。就以我们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例当我们工作繁重、需要加班时,方便面常常成为夜宵的首选,而这其中的棕榈油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马来西亚作为棕榈油全球第二大生产国,2021-2022年间,其年产量维持在1900-2000万吨。相较之下,印尼年产量高达4500-4600万吨,占据全球产量的58%左右,马来西亚仍有不小差距。
马来西亚除了榴莲外,也热衷于扩大油棕树的种植面积。自2010年至2022年,其油棕种植面积已增长约17%,且呈稳定增长趋势。显然,马来西亚决心与印尼在棕榈油国际市场展开份额争夺。
【我们的棕榈油】
我国棕榈油自产量有限,每年仅20-30万吨,大部分依赖进口弥补。2018年前,进口量保持相对稳定,未超350万吨/年。然而,自2018年起,我国对棕榈油的进口需求持续增长。
然而,到了2023年,我们的棕榈油进口总量再次突破400万吨大关,回升至约433万吨。这表明我们的需求依然旺盛,棕榈油在市场上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棕榈油高度依赖进口是不争事实,在2023年,其对外依存度仍高达95%以上,距离实现“基本自给自足”的宏伟目标,目前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需要跨越。
我们曾尝试在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移植栽培印尼、马来西亚的油棕树,虽然存活率尚可,但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规模。
三、削菠萝的艺术削菠萝,看似简单却藏有玄机。每一次的削皮都是对技艺的考验,果肉与果皮间的分寸需恰到好处。菠萝削不尽,手艺无止境,每一次削皮都是一次新的探索与提升。
自2022年起,马来西亚的水果产量迎来新变化。菠萝的产量已超越榴莲,跃居榜首。如今,菠萝已成为马来西亚未来主要的出口水果之一,标志着其地位的显著上升。
【前几年改种和扩种】
马来西亚农业与粮食安全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马来西亚菠萝产量高达53.7万吨,占全年水果总产量的近三成。相比之下,榴莲产量为45.5万吨,位列次席。
原因显而易见自2017年起,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盟、北美对马来西亚菠萝需求飙升。因此,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农户在2018年前后改种菠萝。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菠萝产量暂时超越榴莲,是自然且正常的阶段性现象。
【最近开始主打菠萝】
近年来,马来西亚力推的1号菠萝蜜品种备受好评,因其高产、果型优雅、口感鲜美、香气浓郁且果肉利用率高。果实通常重8至10公斤,更有重达15至20公斤的巨型果实。
马来西亚的菠萝蜜品种种植周期较长,需2-3年投产,5-6年达丰产期。每年2-3月开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7月成熟高峰期。这一特点使得其产量与品质更受期待。
四、胶之无尽割胶之业,似乎永无止境。胶树茂盛,胶乳源源不断,我们手持刀具,一次又一次地割下,然而胶树依旧绿意盎然,胶液依旧流淌不息。
对于了解战争史与战时经济者,皆知天然橡胶在战略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二战期间,为获取东南亚的橡胶、石油等关键物资,某些国家甚至不惜调整战略方向,发起对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攻势。
【天然橡胶很难得】
天然橡胶树于三岁后始能稳定产胶,其采胶时段定于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随着气温渐升,降雨增多,采胶量则逐步递减,此乃橡胶树生长规律所致。
天然橡胶树的产量难以统一衡量,因其受树种、环境、气候和栽培方法等多重因素影响。通常,一棵树年产量可达数百公斤橡胶乳。然而,即便条件相同,同一片林内的产量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暂时排名第三】
在2020至2023年间,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稳居全球第三,年产量在30至45万吨间波动。虽产量波动较大,但占全球总量的5%至8%。2023年,其产量为34.8万吨,较2022年下降了约8%。
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主产于霹雳、雪兰莪、柔佛及森美兰等州。对于国际客户,其橡胶主要供应至中国、日本及韩国,几乎无需远销亚洲以外。这些国际大客户制造业发达,因而能够全面消化其产量。
【我们的天然橡胶】
我国天然橡胶进口依存度高达90%以上,2023年进口量约649万吨。主要进口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和科特迪瓦。其中,东南亚各国作为关键来源地,地位无可替代。
泰国在这些国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23年其向我们出口了约270万吨天然橡胶,这一数字占我们全年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42%左右,足见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