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最后一个星期三,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都举行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节日番茄节——“番茄大战”(Tomatina-TomatoFight)。“参战”和“观战”的人数达4万多人。 “番茄大战”在布尼奥尔镇中心人民广场开始。“开战”前,市政府将西红柿用卡车运送到街道两侧,当作“大战”用的“弹药”。随着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战士”手抓熟透了的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向身旁素不相识的“敌人”的头上或者身上其他部位投掷、搓揉,不一会儿就个个浑身上下都是红糊糊的西红柿汁,整个街道也成了一条“番茄河”。随着从一个阳台上发出的火箭信号,“番茄大战”宣告结束。此时,布尼奥尔小城市民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纷纷投入另一场战斗--打扫街道。约1个小时后,整个广场和街道被打扫得干净如初,布尼奥尔城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 布尼奥尔的“番茄大战”始于1945年。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该城一个小乐队从市中心吹着喇叭招摇过市,领头者更是将喇叭翘到了天上。这时,一伙年轻人突发奇想,抓起西红柿向那喇叭筒里扔,并且互相比试,看看谁能把西红柿扔进去。这就是“西红柿大战”的由来。 此后,每年这天都会再打一场这样的“战役”。随着时间的推移,街上的行人也加入混战。后来,就连世界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也加入了“战斗”。由于游客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尽情放松压抑的心情,并重新找到童年的感觉,因此这个奇特的节日在西班牙正变得越来越盛行。
社日节是土地爷的生日,当天人们会去土地庙祭拜土地爷,还会凑钱为土地爷祝贺生日,还要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风俗。
逢年过节到庙里烧香祈福,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正月初一那天更是人山人海,所有寺院道观都是香烟缭绕,功德箱里塞满了钞票。每个人焚香下跪的时候,都在心中祈福,希望神明能够为自己带来财富、事业和健康。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
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采青是广东省过年沿袭一种的汉族传统民俗。每年的除夕之夜,到野外象征性地采一点青菜、树枝之类的东西回家,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采青时要一边采一边许愿,不许多声张,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如果被外人看见了就不灵验。
采青回来后,将这些青菜、树枝分别插在大门口、堂屋的供桌上。 这种习俗应该是源于长江流域,与中国传统的“年”紧密相关。“年”的原意是稔,稔就是庄稼成熟。
光明节从基斯流月(犹太历9月)25日开始,延续八天。光明节除点灯外,还要进行祈祷,唱赞美诗,诵读《圣经》。在节日的第一天晚上,要举行正式而盛大的晚宴,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宾主唱歌跳舞,互相祝贺。晚宴上还要吃油炸圆饼和蛋糕,玩光明节特有的牌。
凤凰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夏季举行。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凤凰祈福,祈求幸福、吉祥和好运。在凤凰节当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包括燃香、献花、祭祀神龛等。此外,人们还会进行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以及各种民间文艺活动和传统游戏,如踩高跷、抬花轿等。这些习俗旨在向凤凰祈福,保佑家庭、村庄和社区的安康和繁荣。
玉溪米线节的传说原为新春迎神会,也迎城隍祖师神。农历正月初一起,过至二月十五日。玉溪传统米线节,始于清代沿至今。传说玉溪九龙池,懵懂年间龙池中。突然飘浮一树桩,树桩看似一人像。村民认为天赐神,将桩供拜烧香敬。正巧当年风雨顺,五谷丰登好收成。
村民认为神显灵,争先恐后拜师神。
村村相互抢树神,大轿台神游村村。游到哪村哪村庆,轮流做庄摆宴席。为使拜神成规矩。演变成立堂主会。玉溪共设四堂主,神游那村堂主定。分村分街按约定,堂主到村村过节。村里组队迎神式,杀牲祭祀演花灯。
花灯龙灯加歌舞,历时三天民间戏。各家杀鸡又买肉,迎接亲朋过神节。节日必须吃米线,故此称作米线节。传承至今渐演变,土主习俗已消失。留下米线传至今,形成玉溪风情节。米线最有影响力、群众基础最浓厚。早以形成一文化,玉溪老小爱此节。小锅米线凉米线,各具风味有特色。鳝鱼米线辣味汤,五味齐全又一色。
过桥米线斗大碗,油汤飘香藏典故。
土鸡米线大小碗,碗中包含玉溪情。玉溪米线吃齐全,不枉登陆玉溪城。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人们特别注意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这天,人们除了要进行祭祀活动,祭祀先祖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活动,如烧寒衣,吃面条,吃红豆饭,准备金银包袱。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出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
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和引发其感恩之心和道德意识,因此不管在寒衣节还是在其他节日,不管具体用什么方式祭祀,每个人都应该放弃浊思尘念,清净身心,正心诚意,用心灵与天地自然交流融合,这是寒衣节的精神与灵魂,也是寒衣节值得发扬的意义。
椰城灯会,椰子一条街,黎族苗族联欢节,国际龙舟赛,民族武术擂台赛,文体表演,祭祖等
上一篇:人文社科类先选学校还是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