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创始人
2025-03-09 11:51:49
0

过年每天都的习俗:【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正月初四】    农历正月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又称为“羊日”,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全家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另外,一般商家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在许多地方都有送穷的做法,只是具体仪式和称呼有所不同。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农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老北京民俗谓: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正月初七】    中国民间称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又称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古时,这天人们比较注重饮食、剪彩胜。在人日也多有占卜的做法。据说这天“天气清朗人无病,阴霾风雪有灾祲”。现代人一般不过人日,不过作为年的最后一天,还是要做些形式上的讲究,比如这一天晚上鞭炮就放的格外响亮。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初八日的称呼也不相同,或叫“顺星日”、“祭星日”、“八仙日”,或叫“转八日”。我国一些地方也在初八日进行占卜。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在北京通县,“正月初九日及十九日,士民争往城西留台尖登高,谓之‘逛燕九’。”而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如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以初九日为玉皇诞辰,并有一些祭祀活动。在四川合川,初九日,男女备香烛,到纯阳山祭祀吕祖,叫做“登高”。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庆中秋将至:文旅市场火热 “... 央视网消息: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全国文旅市场热潮涌动,各地以全新场景与特色活动,静待八方游客共赴佳...
北京十大金牌旅行社24小时多语... 宝子们!不管是咱们国内游客,还是外国友人,来北京旅游都希望顺顺当当,但有时候难免遇到点突发状况。今天...
5A景区,正在被抛弃 文|表外表里 刘钰民 汹涌挤向接驳车的人潮,和被裹挟着走的推背感,让刻意避开“十一”出游高峰,希冀...
黄石文旅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中... 9月26日,由黄石市文旅局、黄石城发集团联合主办,黄石文旅集团与《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共同承办的"20...
第八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 9月28日晚,第八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绿色中国·看彭水”公益晚会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
带女朋友去杭州的条友注意了! 带女朋友去杭州的条友注意了!不用吃麦当劳和巴比馒头了!刚刚,高德扫街榜公布了全国 top 100美食...
媒体大V走进毕节 邂逅山水人文...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人民网毕节9月29日电 为展示毕节自然资源、文化底蕴及特色美食,提升毕节旅...
【交流】丹东与通化实现“山海联... 2025 NATIONAL DAY 近日,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市与素有“北国山城”之称的通化市...
原创 自... 秋天一到,天气说凉就凉,早晚温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咳嗽。这时候除了及时添衣,饮食上也得跟上节奏,...
出发吧!跟着2025全国赏秋地... 中国天气网讯 从九月新疆喀纳斯湖畔的绚烂秋光,到十一月广东岭南的含蓄秋色,中国的秋景如一幅徐徐展开的...
原创 南... 在祖鲁人心中,这片土地是“神灵栖息之地”——有人在这里找到了金矿,有人在这里遇见了爱情,还有人在这里...
60个国家和地区工商代表参会!... 9月29日上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政协主办,广东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承办的2025世界粤商大会...
上海再迎重磅大展!云冈石窟“空...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29日报道:从《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到《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与《麦积山石...
让夜生活卷起来!DeepSee... 北京的夜,比你想象的更精彩!DeepSeek为你定制专属夜游路线!想“燃”就去五棵松尽情逛吃,要“潮...
宋代官窖真实年份酒认证成功,“... 9月25日,宋代官窖真实年份酒6年、10年、15年的年份酒产品认证证书成功下发,证书编号为735VP...
六度携手世博会,古井贡酒以一个... 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古井贡酒展台前,一位日本观众尝试跟读屏幕上的汉字——‘亳’。当工作人员读出“Bó...
2025年四川酸辣粉厂家前3排... 在川渝美食风靡全国的当下,一碗地道的酸辣粉离不开优良的原料和专业的生产工艺。作为美食爱好者或餐饮从业...
早xie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早xie原因有很多,像心理压力大、生活习惯差都可能导致。心理紧张焦虑易影响发挥,长期熬夜、酗酒也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