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陆游《初冬绝句》
鲈鱼肥美,菰菜鲜脆,做成羹汤,味道鲜美。荞麦熟了,用油炸做饼吃,那叫一个香呀!
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陆游《饭罢戏示邻曲》
烧鹅做好了,抹上花椒后,才特别鲜美;做野鸡肉的羹时,要把豆豉放下去,才能透出香味;越州箭竹的嫩笋,比雪白的蘑菇还甘美脆嫩;蕨牙菜是十分珍贵和鲜嫩的东西,味道超过春天的佳蔬。
做一盘美味,拨一首镜花空留。
许你三生情缘,却敌不过刹那芳华,想来,终究是这喧嚣一世只等你一瞥惊鸿。
我希望自己是个手艺人,我希望我做的东西,对别人有用。
3.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
4.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播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籽;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小孩;商人或手艺人不会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农民伯伯,辛苦种粮,
每粒米饭,汗水换来;
吃饭时呀,别掉米粒,
尽量吃完,别留米饭;
想吃多少,就盛多少,
不要多盛,不要少盛;
我们大家,珍惜粮食;
做好榜样,代代相传。
小水滴,一滴滴, 汇成江河长千里。
小米粒,一粒粒, 堆成粮堆高千米,
小水滴,小米粒, 积少成多了不起。
小朋友,要牢记。 一滴一粒要爱惜。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
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嘿嘿~```这个都知道
中国人口在增多,
粮食产业在减弱。
节约粮食现在起.
节米节面节麦子;
不丢不摔不浪费,
要节要省要珍惜。
宣传鼓动不能少.
一起创造新奇迹.
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 《社日》
唐代: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3. 《新凉》
宋代: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4. 《咏史》
清代: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5. 《吴兴杂诗》
清代: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6. 《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7. 《南山田中行》
唐代: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有很多,都是经过实践验证过的,很管用,摘录部分稻谷的谚语如下:
1、稻黄三交水。
2、伏天夜雨稻人参。
3、六月热,稻头结。
4、冬至晴明稻熟年。
5、夏作秋,没得收。
6、惊蛰寒,秋成团。
7、稻怕寒露一朝霜。
8、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9、伏里雨多,囤里米多。
10、六月勿热,五谷不结。
11、冷尾暖头,春播早筹。
12、早稻要抢,晚稻要养。
13、人怕老来病,稻怕苞口旱。
14、伏里起西风,稻管易生虫。
15、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6、处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
17、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
18、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19、白露白弥弥,秋分稻莠齐。
20、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1、稻黄三交水。
2、伏天夜雨稻人参。
3、六月热,稻头结。
4、冬至晴明稻熟年。
5、夏作秋,没得收。
6、惊蛰寒,秋成团。
7、稻怕寒露一朝霜。
8、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9、伏里雨多,囤里米多。
10、六月勿热,五谷不结。
11、冷尾暖头,春播早筹。
12、早稻要抢,晚稻要养。
13、人怕老来病,稻怕苞口旱。
14、伏里起西风,稻管易生虫。
15、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6、处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
17、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
18、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19、白露白弥弥,秋分稻莠齐。
20、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21、秋分晴到底,砻糠变成米。
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享受美食的时间是快乐的,但是等待美食出炉的时间是最快乐的。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
烹饪就像爱一样,要么全心全意投入,要么完全放弃。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