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秋天习俗有哪些?
创始人
2025-03-09 01:40:22
0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至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这天除了贴秋膘、啃秋、戴楸叶、喝红豆汤,中国各地还各有不同的习俗。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从来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十场秋雨要穿棉”。天凉了,还应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每当立秋时节,我们民间的传统习俗也是缤纷多彩,大致有如下几种习俗:

一、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二、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三、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四、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他们还上树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锅里,烧制出来。有荤有素,百味俱全。他们还把打来的柿子,弄来的红苕,放在土窑洞里,温烧一个时辰,就会变成香甜的柿子。这种秋田里的乐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五、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六、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七、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情侣买奶茶:他嗜全糖我要无糖,... 情侣买奶茶时,他执着于全糖的浓郁香甜,她偏爱无糖的清爽纯粹,最后互相尝一口的举动,看似是生活里的小情...
牛约堡从1家小店到2000+门... 2025年,牛约堡迎来品牌创立六周年。回溯2019年,创始人王京海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时,或许未曾想过...
脆皮年糕:家常小食里的幸福感 小时候最爱在街头巷尾转悠,总能被那阵阵年糕的香气吸引。那时候的我,踮着脚,眼巴巴地望着摊主熟练地翻炒...
原创 不... 时间过得好快,还有一天就要到国庆节了,今年的国庆和中秋节又连在一起,所以总共有8天假期,对于大家来说...
千城百县看中国|湖南祁阳:栾树...   近日,湖南省祁阳市城区的栾树进入最佳观赏期。在陶铸公园,成排的栾树枝叶舒展、长势繁茂。枝头的果实...
丽江酒吧厂家有哪些 丽江酒吧厂家概览 引言 丽江,这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古城,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
被问爆了!普洱这个国庆活动,好... 还记得去年国庆期间,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公园、普洱茶马古城旅游小镇、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里人声鼎沸的热闹场...
千万网友“邂逅”世界的香格里拉 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雪山之巅,香格里拉的夜在飞舞的经幡与古城的灯火中苏醒。9月2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
打卡景区牢记“四要”“四不要”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假日临近,一些自媒体和旅游博主会推荐一些非正规的“小众秘境”和“...
国庆中秋将至 各地洋溢喜庆氛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庆中秋将至,各地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景区酒店预订火爆,人们以丰富多彩的活...
粤商大集结 2025世界粤商大...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9月29日,以“粤联四海商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
“2025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 中国日报9月29日东京电(驻东京记者 侯俊杰)2025年9月28日,为期四天的“2025日本国际旅游...
运河沿线近百项非遗集中亮相江苏... 中新网南京9月29日电(朱友光 刘权 赵娜)2025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文化旅游节28日启动。本次活动...
原创 南... 南昌著名取名大师谢咏谈:南昌有什么著名特产值得带回家 南昌著名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分享南昌有什么著名特产...
光影节开启广州从化双节文旅市场... 9月28日晚,随着璀璨的灯光划过夜空,“流溪光影节”在广州8号仓正式上演,也拉开了从化区国庆中秋假期...
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国际化...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改革开放,从“产品出口”到“制造业出海”再到“产业链全球化”,粤商始终是中国企业国际...
小众景区和新兴旅游项目有何风险... 南都讯 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十一长假临近,9月29日,应急管理部于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
花香、禅香、稻香……朱泾花灯节... 9月29日晚,在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花之舞”草坪上,一曲《龙耀朱溪》拉开了2025上海金山...
全国TOP100餐厅榜单出炉,... 一日三餐,百味人生,最抚慰人心的,莫过于平价又地道的美食。 9月29日,高德扫街榜发布了《国庆指南:...
苹果司康,家常烘焙超简单,外酥... 苹果司康是一种制作简便的家常烘焙点心,它外酥内软的特点使其成为很多人喜爱的选择。这种点心的原料搭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