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有: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1、吃元宵。
元宵节一定要吃一碗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但寓意都一样,意味着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2、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灯汇聚街上,令人目接不暇。点燃花灯,伴随美好的愿望放入河中或是飘散在空中,祈福许下愿望能实现。因此,元宵节也称为“灯节”。
3、猜灯谜。
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4、耍龙灯。
即舞龙灯,演出时由七至九人分节手持撑杆举起龙体,碎步起跑,动作多变,有“蛟龙出水”、“蛟龙漫游”、“蛟龙戏水”等多种舞法,有时龙口还会喷火,伴随锣鼓声,场面十分壮观。
5、送孩儿灯。
顾名思义,就是送给孩子们花灯。因为“灯”与“丁”谐音,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扩展资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1、吃元宵
吃元宵又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是一种很美味的食物,而且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它的意义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同样的,汤圆的寓意又是“团圆”,一家人在元宵节这天团团圆圆,因此不管多忙,不管在哪个地方,元宵节都是要吃元宵的。
2、看花灯
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均可破常规,出游嬉闹。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小伙伴们再想一想现代其实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3、猜灯谜
既然有花灯怎么能不猜灯谜呢?灯谜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4、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
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像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习俗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1、吃汤圆
元宵节的最主要习俗当然是吃汤圆,汤圆主要是糯米粉做成的,里面可以包裹不同的馅料,最常见的莫过于黑芝麻馅儿,还有花生馅儿等等,吃起来特别香甜,象征着团团圆圆。
2、看花灯
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灯笼的样式,很多可以用纸糊的,塑料纸做的,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样式,特别好看,这也是儿童做手工的好机会,晚上大家拿出来一起玩花灯,真的是非常开心的日子!
3、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最有趣的活动,是重要的民间习俗,这个时候人们逛街,还能参加猜灯谜的活动,猜对了还能赢得各项奖励,参与的人特别多!
4、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这是一项非常生动的民俗表演,大家一起耍龙或者舞狮子,真的特别开心!
5、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娱乐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人民踩着高跷,象征着步步高升;扭着秧歌,欢天喜地,开开心心送走大年!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贵州元宵节的习俗有龙灯队伍上街耍龙,晚上看花灯,吃汤圆,就是元宵,还要到处去游,以期能够游走百病,在新的一年里建健康康。
正月十五,吃元宵,闹花灯,逛庙会
1.吃元宵
吃元宵又叫吃汤圆,元宵即汤圆,它们的做法成分风格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2.看花灯
看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古时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均可破常规出游嬉闹。元宵节赏花灯正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3.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测,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且谜格24格,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元宵节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元宵节习俗是大街小巷都挂上喜欢的灯笼
下一篇:大别山主峰叫啥?海拔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