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文化习俗? 满族春节习俗?
创始人
2025-03-08 10:51:34
0

满族的文化习俗?

饮食民俗:

  (1)满族饽饽。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2)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随吃随拿。现在沈阳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经常可以听到粘豆包的叫卖声。

  (3)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而且烹调方法很多。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

  (4)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八人为一桌,席间主人端上一方方约十斤左右的猪肉和调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将肉切成块或片,蘸肉汁吃肉,并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5)白肉血肠是满族人宴请亲友的一道主菜。五花猪肉,切薄片,与细切的酸菜同时下锅,开锅后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肠。这道菜香而不腻,营养价值很高。现在沈阳的那家馆白肉血肠,风味绝伦,深受消费者欢迎。

  (6)涮火锅是最为典型的满族饮食。这种饮食与当年满族人游猎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不论是原始的满族火锅,还是如今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现代火锅,吃起来都会令人联想起“噼啪”作响的山林篝火,联想到“吱吱”作响的小吊锅。可以说满族火锅是如今风靡全国的火锅老祖。除菊花火锅外,比较有名的有什锦火锅和三鲜火锅。

  (7)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农村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炸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

满族春节习俗?

满族过春节,在时间上基本与汉族一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新一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过小年,要做黍叶饽饽、椴叶饽饽、菠萝叶饽饽,实际上是用黏米面包小豆馅做成的黏豆包,农村很多人家在腊月的后几天就把豆包做出来,放在室外的缸里冷冻,过年的头几天因忌动刀剪而且宾客往来较多,有时无暇做饭,把缸里的黏豆包拿出来,放在锅里馏一下就可以当顿饭吃。再有一种类似黏豆包的面食,是包馅后擀成饼状,入锅烙熟,俗称“黏火勺”,也同属“黏饽饽”一类。喜吃黏食是辽宁满族饮食风俗的一大特点;此外,还有豆面饽饽,也称豆面卷子、豆面折子(民间称驴打滚);除夕要做满族的传统糕点--萨其马,很多年轻人不懂这门手艺,好在商场、超市各种包装精美的萨其马随处可见。

满族还有一种做法和口味都很独特的面食,俗称“酸汤子”或“汤子”;辽宁民间最著名的满族菜肴就是白肉血肠了。

虽然很多满族家庭过春节的内容与汉族大体相同,但在满族聚居地,尤其是重传统的满族家庭里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满族时间习俗?

1、礼节习俗: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2、婚嫁习俗: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

3、饮食习俗: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满族习俗十二怪?

满洲历史悠久,它的直系祖先原居住在黑龙江北岸。先后有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不同称谓。两三千年前,就与中原王朝有了密切往来,与汉民族的频繁交往,促进了自己的发展,到了清代满洲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满洲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极具特色,如那旗袍,那萨其玛……今天世居在黑龙江的满洲人民仍有自己的独特的地方。

满族十二怪

1、旗袍男女都穿戴2、马褂虽小男人爱3、烟囱戳在房屋外4、土炕围着屋里转5、白肉血肠小肉饭6、狗为尊贵带身边7、祖宗匣子放下边8、黑猪祭祖诵祭篇9、昼夜祭神保平安10、乌鸦救主立伦杆11、姑娘叼个大烟袋12、能歌善舞情满怀

满族都有哪些习俗?

满族习俗:

1、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在吃饭时,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

2、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3、满族人酷爱抽烟,家家有烟笸锣。来客可以不敬茶,但却不能不敬烟。不仅老人抽,青少年也抽。不仅老婆婆抽,大姑娘小媳妇也抽。

满族嫁女儿习俗?

习俗之一就是方枕,在长白山里的木屋人家,当年的炕琴上都摞放着布枕头,近处细看,枕头的两头无不绣花纳朵,十分艳丽,为木屋生辉。这些枕头和枕头顶刺绣都出自新婚的媳妇之手,是娘家的陪送。这是满族婚俗文化的艺术产品,是长白山文化中的精华。

满族的开山节的习俗?

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

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满族和汉族结婚习俗?

在时下当今,一般情况下,汉族男人娶满族女子为妻,百无禁忌!

满族,历史上,生活在东北、外东北,在明朝末年,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帝国后,大量的随之入关,散居全国各地,杂处生活在汉人中间,几百年历史进程中,已经基本汉化。

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的语言、文字,满语、满文,已经基本消亡,据说,现在能掌握使用满族语言、文字的满族人,全国仅十余人而已。

满族女子身著“旗袍”,很有民族特色,也早已经为广大汉人女子普遍穿著使用,成为“国服”之一了。

满族生日习俗是什么?

满族幼儿在小的时候基本不怎么过生日,只有长到满2岁以后经过“换索仪式”之后才有过生日一说。

“换索仪式”大多不在生日当天举行,而是在新年前后或者中秋前后,主要目的不是庆祝生日而是纪念家族世系祈祷人丁兴旺祝福孩子们平安健康。所谓索实际是一条用麻丝混结而成的绳子,满语称为“喜里妈妈”。换索时先由族长在祖先神位前祷告家族添丁进口希望保佑成长,然后由家人们一起拉开索绳一头栓在房间的西北角另一头牵出房门栓在院子东侧的柳树上,柳树下设摆香案果品。然后 大家要在索绳上栓上红布条或微形的弓箭,红布条代表新出生的女孩,小弓箭代表新出生的男孩。当天中午全家族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孩子们都会分到黄米团子、糯米卷糕等点心。

成年人生日比较简单随便纪念祝贺一下就结素了,但老年人例外。满族尊敬长者,70岁以上的老人过寿要大办,往往持续3天。头天要在院子里祭拜佛多妈妈(满族的柳树神,也是健康女神),再由本家族的萨满在院中击鼓高唱祝辞祈祷长寿。然后放鞭炮请亲戚们进门轮流拜寿,中午共享寿宴。第2天仍然有陆续来败寿的也同样接待。夜里由儿子们主持晚宴大家痛饮(老人通常不出席)。第3天送走萨满和亲朋,由老人将糖果糕点分赏给孩子们,最后收拾排场生日才算结素。

满族人的习俗是什么?

去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每年除夕夜还要把祖先画像,俗称“老影”悬挂在西屋墙壁上进行祭祀。满族也和我国西南的瑶族、瓦族等游猎民族一样将家犬视为重要财产不许轻易宰杀,有忌打狗、杀狗和食狗肉的习俗。传统的满族老人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旅中国快报09.30】国庆... 1、9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气象提示。详情2、9月28日,记...
上青浦下江南 首届上海青浦水岸... 入境游热潮之下,一场融合国际潮流与江南底蕴的音乐盛会即将登陆上海“五个新城”之一的青浦新城。首届“2...
康婷生物健康解读:五色食物与五... 《黄帝内经》中 “五色入五脏” 的养生理念,历经千年传承仍闪耀着实用价值。康婷生物深耕大健康领域,致...
原创 它... 咱们平常买菜,那些光鲜亮丽、价格不菲的“高端菜”偶尔尝尝鲜还行,真要论起实惠又养生的,还得是那些其貌...
双节期间宁夏出行服务创新点亮农... 双节期间,宁夏出行服务以精准创新与全龄友好为核心,通过细节升级激活农文旅消费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宁...
失联6天中国女孩因涉嫌参与电诈... 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埃及内政部官方社交账号发文通报称,此前网传一名中国女游客在埃及境内失踪,经调...
北京好评最多的旅行社,让长辈们... 家人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每次家里长辈想要出去旅游,咱们做晚辈的就开始操心,就怕他们玩得不舒...
品质卫浴邂逅人文之旅 恒洁以文... 佛山2025年9月30日-- 随着国庆假期临近,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4...
国庆不想挤?广东这几个小众目的... 随着国庆黄金周的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人山人海的场景似乎已可预见。然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众宝藏地...
喀什边境人文社实力榜:问疆行资... 在喀什,边境不止是地理坐标,更是承载着千年戍边历史与多元文化交融的鲜活场景 —— 塔吉克族村落里,老...
澳门烟花背后藏着的秘密,决定了... 每年元宵节,澳门的烟花表演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在璀璨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点亮了...
又潮又趣!郑州文商旅新地标上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祁道鹏 / 文 聂冬晗 徐宗福 / 图 亳都有新象,郑州版“上海新天地”...
带宠物游京难?北京排名前三旅行... 家人们,家里养了毛孩子,自己又想来北京游玩,却总担心没办法带宠物一起,只能把毛孩子孤零零留在家里?别...
美国游客在张家界尖叫,中国外骨... 美国博主Christian Grosi在2023年9月去张家界玩,拍到一个中国人背着外骨骼机器人走路...
出行高峰将至!浙江机场国庆中秋...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值机柜台前,旅客们排起了长队。杭州中小学秋假与国庆中秋长假相连形成11天超长假期,让...
四川朝天:三大景区联动 推出双... 冉金鹭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汉风体验、红色传承、非遗演艺……9月28日,记者从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景...
选民宿不踩坑!大理公示系统+精... 每逢节假日,旅游消费话题总能占据大众视野,而 “选民宿” 更是其中最让游客纠结的环节。不少人都有过类...
龙口市开展南山游乐园专项督导检... 临近十一假期,为进一步强化游乐场所及游乐设施安全监管,为游客提供良好安全的游玩娱乐环境,9月29日,...
“C位贵州・黔旅风云榜”征集活...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30日电 (记者 周燕玲)为全面展示贵州省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树立行业标杆,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