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丧葬习俗特点是什么?
admin
2023-08-06 20:40:05
0

(1) 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实行土葬,忌火葬。宁夏回族俗语:“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回族土葬不用棺椁由来已久。清咸丰蓝熙《天方正学》说:“清真殡葬,以身归土,因其清净也。”回族忌火葬习俗至今未有改变,包括知识分子也习惯土葬忌火葬。(2) 主张速葬。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得超过三天。即使是旅途中亡故者,也要于就地而葬,“入土为安”,反对长途运尸回乡埋葬。(3) 主张薄葬。回族遵循伊斯兰教“葬唯从俭”的规定,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反对丧葬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宁夏回族谤语:“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 “老人在时不尽孝,死了儿女学驴叫。”回族讲究生前全力赡养行孝,反对死后大操大办。所以古今回族办丧事,正如宁夏回族俗语说的,“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想知道回族的一些习俗

  回族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回族相见,先互致“色俩目”(阿拉伯语,问好),接着问候对方个人、家庭老小的生活、身体、饮食起居等,以示关切。宾客来访,男主人要出门迎接,请进客房,按辈分就坐,陪客人拉家常;女主人则沏茶倒水后,下厨房将家中最好的食物做好给客人吃。
  邻里之间,一家有事,大家帮助;谁家做了好食物或来客带来的礼物,也要给邻居家的老人奉送一些。 回族有洁净的起居卫生习惯。回族成员大都十分熟悉“清真”一词。清真在宗教意义上是指回族成员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及其相关的宗教行为;在个人生活行为意义上是指讲求心净、身净、居处净和饮食净。
  “心净”强调回族成员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重视伦理道德素质的修养,寻求心理上的健康与平衡,区分真伪善恶,“命人行善,止人干歹”。“身净”是回族穆斯林长期按照伊斯兰教规范沐浴净身而养成的清洁卫生习惯,主要表现为日常活动中坚持大净和小净,程序包括洗手及肘、净下、漱口、呛鼻、灌耳、洗头、洗全身或其局部。
  即使在干旱缺水的山区,回族成员也一年四季身体力行。回族男子在9岁还行割礼;成年后,特别是老年人,常修剪胡须。已婚妇女定期用线绞去面部汗毛(俗称“扯脸”)。回族男女都随时清理身体有关部位的毛发。“身净”还包括衣着整洁得体。

 回族男子喜戴无檐小帽,俗称“礼拜帽”、“白帽”、“号帽”,颜色以白色、圆顶居多,也有深绿、灰、黑色及六角尖顶、四角平顶的,精致的帽子上绣有美丽的花纹或经文。
  男子还喜欢穿白色衬衫,外罩黑色马甲(俗称“坎肩”);冬天在北方,还喜欢戴狐皮、猫皮或黑棉布绣花耳套。过去回族未婚少女喜扎辫子,戴绿色或粉色盖头,已婚妇女多盘头,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20世纪50年代始,妇女兴起戴白色仿护士帽,老年妇女仍外罩盖头。
  历史上回回先民戴耳环、头花、首饰、项链、手镯、戒指,有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习俗,在中国社会产生过广泛影响。服饰无论新旧,都以整洁、得体为上。“居处净”是指生活环境的清洁与美化。回族民居讲求整齐、美观、大方;室内外多饰以山水风景、几何图形、植物花卉、砖雕等,室内喜挂阿文中堂字画;院内喜种葡萄、果木、花草,院内鸡棚、鸽舍、畜圈各有所处,里外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回族有严格的饮食习惯和禁忌。一般选择“禽食谷、兽食草”,且貌不丑陋、性不贪婪懒惰、蹄分两瓣能反刍的牛、羊、驼、兔、鹿、獐、鸡、鸭、鹅、雁、雀、鱼、虾等为食,并且除水产物外须念“台思米”,断喉宰杀方可食用。狼虫虎豹熊、驴马骡猪狗、狐猫鼠蟒蛇、鹰鹞鸷鲨鲸等与酒、动物之血属禁食之物。
  早期回回穆斯林喜吃甜食,在中国茶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甜味为特色的饮茶习惯。

回族群众喜欢唱“花儿”。民间有不少花儿歌手。在西北,回族青年男女在劳动中、路途上、集会时都喜欢唱“花儿”(又名“少年”)。这种民间歌曲有《尕娃儿令》、《河州令》等百余种曲调,歌词取材于生活、情景、山川、草木、民俗、人物、历史事件等,信手拈来用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唱出,形成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的花儿,优秀者被广为传诵,传承下来,成为具有浓郁特色的回族艺术形式。
  回族一般禁止在家里和村庄唱歌跳舞,但在青年人结婚期间例外。

  回族姑娘喜欢一种叫做“口弦”的乐器,据说源于阿拉伯。口弦分铁制和竹制两种,长约10公分,宽为一头3公分、一头2公分,中空,有一剑状薄簧片。演奏时口噙弦身,左手握柄,右手扯动另一端的线穗,口弦便随口形、力度发出音调。
  口弦是回族妇女表达心理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日期分别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12月10日和3月12日。均源于伊斯兰教节日,经过数百年,已经成为回族人民群众的传统节日。

  回族自古信仰伊斯兰教,形成了“两世吉庆”的人生观。
  回族视人生如白驹过隙,故对生老病死持达观态度。回族视死如归,认为死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人死亡后安拉依据每个生命体生前的善恶行为进行审判。回族以现实的奋斗谋求后世天堂的幸福,故虔诚的回族穆斯林绝少自杀轻生。回族成员临终前,一般要请阿訇念“讨白”,向亲朋邻里讨“口唤”(原谅)。
  回族实行土葬、简葬,主张速葬。称死亡为“无常”或“归真”,称尸体为“埋体”,夜亡晨埋,早亡午埋,停尸最多不超过3天。葬礼包括“着水”(洗尸)、穿“卡凡”(用白布裹尸)、“站者那子”(为亡者举行祈祷仪式)、入葬等四道程序。墓穴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坑,埋体头北、脚南、面西平放其中,不用棺木,不放任何陪葬品。
  成年亡人“入土为安”后,家属一般要定期为之过“乜贴”,进行纪念。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烘... 清晨的阳光透过厨房的玻璃窗洒进来,空气中弥漫着黄油和面粉的香气。我系上围裙,从冰箱里取出那瓶乳白色的...
原创 一... 清晨的阳光透过厨房的纱帘,在灶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揭开电饭煲的瞬间,一股清甜的米香扑面而来,像是把...
吉林八大旅游景点,查干湖排第八... 第8名,查干冬渔,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渔业资源丰富。自辽金以来历代帝...
去四川旅游攻略纯玩团5日游报价... 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驴友,每一次踏上新的旅程都像是与未知的一场浪漫邂逅。这次,我决定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被...
原创 《... 在这个充满荆楚风韵的五湖四海,湖北的山水总是绵延不绝,宛如一幅画卷。而这幅画卷中,茶园的翠绿与村民的...
江景作伴,美味 “无界”!中俄... 盛夏的黑龙江畔,鸥鸟翔集,草木葱茏。7月25日,一场融合了中俄饮食文化的盛会——“品味两岸·中俄美食...
原创 虾... 虾仁炒韭菜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这道菜的制作方法...
原创 深... 深夜的台灯下,键盘敲击声渐渐稀疏,胃里传来一阵空虚的抗议。拉开抽屉,五颜六色的泡面包装像等待检阅的士...
国庆出行太疯狂!兵马俑被挤到想... 国庆节来了,大家都挺高兴,琢磨着出去走走,看看风景,好好享受假期。可一到景点,人那么多,还碰到些让人...
小小拔丝地瓜,拿捏 拔丝地瓜——外酥内糯、金丝缠绵的甜蜜点心,在餐桌上只要端出,就自带“哇”声。看似花哨,其实把“炸”和...
子姜炒鸭肉:详细做法、技巧分享... 提到子姜炒鸭肉,很多人可能会想起那种香气扑鼻、色泽诱人的美味。鸭肉本身肉质鲜嫩,搭配上子姜的独特风味...
去四川旅游攻略当地团5天4晚多...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土地,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它那如诗如画的自然...
广科学子“三下乡”: 摄街巷烟... 2025年7月1日至7月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助力东坑镇“丁彭黄”片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
去重庆后才发现:40+女人多穿... “美丽山城”重庆,这里不仅有美食和美景,还有美丽的女性。 重庆有一种吃法叫“火锅”,把各种食材放进锅...
阳朔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大揭秘 阳朔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大揭秘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这座位于广西桂林的小城,以...
原创 新... 厨房里的红色魔法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在厨房的流理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站在灶台前,看着锅中翻滚的...
原创 朱... 朱亚文和沈佳妮结婚十几年了,夫妻俩一直很低调,平时很少公开同框,导致前段时间还传出了两人婚变的谣言。...
原创 守... 近日,由重庆市渝州宾馆与非遗传承机构壹秋堂联合打造的“渝悦甄选”守艺馆,在渝州宾馆大堂盛大启幕。 ...
原创 贝... 圣特罗佩,一个位于法国南部的迷人海滩,最近吸引了贝佐斯夫妇的光临。这对夫妇从游轮上走下,准备前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