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我国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其中没有新疆天山。同时,根据上述定义,新疆天山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喀什噶尔古城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喀什噶尔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疏勒国都改称“盘橐城”,前身即西汉时疏勒城。据近年来史学界考证,盘橐遗址就是今喀什市东南郊的艾斯克萨古城,位于克孜勒河与吐曼河交界的高埠之上,从地理位置上看,这种推测极有可能,不过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疏勒国……王治疏勒城…有市列”(《汉书·西域传》),这是2100余年前张骞对喀什古城的最早文字记录。疏勒城(今喀什市)的形成无疑还要提前一二百年。
主要景点
莫尔佛塔
位于喀什市东郊20余公里古玛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其南面隔恰克玛克河古河道与几公里外的汉诺依古城相忘望。这是我国西域古疏勒国都附近一处著名的佛寺遗址,是唐朝中晚期的建筑物。2001年莫尔佛塔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艾提尕尔清真寺
始建于公元1442年,坐落在景区中心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约合16820平方米,占地面积25.22亩,是中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妃故园
阿帕霍加墓,座落在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占地面积30亩,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距今已350年,是一座典型的维吾尔式古陵墓建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橐城
艾斯克萨古城,“艾斯克萨”维吾尔语为“破城子”之意。地处喀什市帕依纳甫路东侧,1954年,考古学家武伯纶曾来此考察,从种种迹象看,艾斯克萨古堡是公元74年-91年的17年间,班超曾经驻守过的疏勒国盘橐城。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喀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福乐智慧园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座落在喀什市南郊,占地965平方米,1987年重修,1988年重新开放。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徕宁城
公元1759年,即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平定了“大小霍加之乱”,统一了整个新疆。不久,喀什驻扎办事大臣永贵上书朝廷,请求另筑一座新城,作为朝廷驻喀官署。乾隆准奏。并于1762年4月动工,到8月底,新城即告建成。新城筑就的第9年,即1771年,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为新城定名为“徕宁城”,取安抚边疆各民族、百姓安居乐业之意。新疆解放后到今日,徕宁城一直是公安、武警的驻扎工作之地。是喀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台民居
维吾尔语的本名叫“阔孜其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因此地土陶作坊多,才得下这个称谓。高台民居现有居民640多户4000多人,均为维吾尔族。高台占地86亩,内有40多条小巷,其中16条是死胡同。
乌帕尔新石器文化遗址
1972年在喀什市西南50多公里的乌帕尔一带连续发现的阿克塔拉、温古洛克、库鲁克塔拉、德沃勒克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统一被称为“乌帕尔新石器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西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明六、七千年前喀什噶尔绿洲上的原始人类与我国黄河流域存在着某种渊源。
汉诺依古城遗址
位于喀什市东北28公里处,地处伯什克然木乡境内,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较早、发展历史最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起始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下至清朝中期,鼎盛于唐、宋时代(公元7世纪-13世纪)。1957年4月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仙洞
三仙洞位于喀什市北部10余公里处的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的半腰间。据时间推断,喀什三仙洞窟中的壁画与塑像最早开凿年代约在2世纪中晚期,其下限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上一篇:短途游去哪里好?
下一篇: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的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