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亚主要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中亚的地势特征是 东南高,中部及西北低.(2)影响中亚气候特征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处中纬度、中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地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陆性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该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中亚农业区的分布特点是:北部小麦区,中部畜牧区,南部灌溉农业区.
(4)对中亚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冬季寒冷(寒潮、冻害)、降水少(干旱)、沙尘(暴)天气、荒漠化
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出现过度引水问题。如果大量引河流水灌溉,河流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周围的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白风暴加剧问题;为了获得耕地,可能破坏植被,导致荒漠化加剧;当地气候干旱,过度灌溉还可能出现土地盐渍化问题;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
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
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红壤贫瘠
多旱涝灾害
夏秋季节多台风灾害
水土流失严重
(1) 东南亚位于热带,这里的气候类型分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由于热量和水分充足,植物终年茂盛,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都有收获。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对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的生长十分有利。这里的农业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的代表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的代表农业区.华北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水田为主,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故答案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旱地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田水稻
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区位条件:
1、优势: (1)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3)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 (4)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2、劣势: (1)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2)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耕作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3)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一、东南亚工业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锡矿、石油等丰富。
2 、交通位置重要:连接太平洋-印度洋 亚洲-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3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廉价,受教育程度较高。
4 、东南亚背靠亚洲,西南面与大洋洲相望。东面为太平洋、西面为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便利的交通有利于人流物流的交换。
5 、政府支持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
二、东南亚工业不利条件:产品没有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说结论,东南亚不适合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如下。东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同时气候炎热,频繁的降水使得土壤当中的有机质流失。
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十分的贫瘠,不适合发展农业和种植业。
利:1,地形适宜,有平原,低矮的丘陵可以发展梯田;
2,水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3,东南亚属于季风气候,热量降水丰富适合水稻的生长;
4,东南亚国家政策对于水稻种植有一定的的扶持;
5,东南亚人口和紧邻的中国人口众多,销售市场广大;
6,东南亚国家水稻种植技术悠久,有一定的的经验。
7,水稻品质高,品牌口碑较好。
不利:气候变化无常,自然灾害频发;政治因素不稳定战乱频仍;小面积种植,难以机械化种植;科技落后,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