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不是很全面,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在正规的的汉族葬礼中,送葬者与死者都穿汉服。
汉服的外观与满族--清代服装显著不同,看上去像和服,实际上和服是参照汉服制作的。
清朝初年,统治者要求所有汉族人都穿满族服装遭到了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终汉族人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而失败,但是满族人也做了一些让步,其中一条就是葬礼上汉人可以穿汉服。
所以汉族葬礼上的服装的线条明显的有别于满族--清代服装。
所为汉族服装不方便的说法完全是无知与偏见,汉族农民,猎人,渔民,军人所穿的服装也是汉服,能够满足各种需求,同时少数民族贵族也穿本民族宽大服装。所谓“胡服骑射”也是一个与考古相冲突而且漏洞百出的传说而已。在“胡服骑射”的时代之前,汉族已经生存了很长时间,汉族的劳动者和军人是不可能穿宽大服装的。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
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为普遍,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亲婚、转房婚、招养婚(俗称“入赘”)、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
楼上的哥哥说的好深奥啊~~~我怎么不知道汉族有这么多婚礼习俗?!我结婚的时候可没有这么费劲啊~~~~
其实不管是哪里!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讲究!说汉族就面太大了.汉族也是里面各个地方的都不一样呢!如果你想了解你的爱人地方的习俗.不妨具体说一下他(她)是哪里人.再因人而异吧~~~~
祝你幸福
下一篇:彝族说求是什么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