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多,而且很多地域风俗习惯不同
比如八月十五我们一般都是赏月、吃月饼的,但有些地区八月十五要杀鸭子的。
自古就有"十里不同俗"之说,认真探讨的话,实在说不完。而且我知道的也不多,就说几个好了:(这里说的都是我们这儿的东西,不属于我们这儿的我干脆就不说了)
1、清明扫墓、祭祖
2、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绑百结绳,大人喝雄黄酒,小孩子用筷子蘸一点点在额上
3、七月半鬼节祭祖、烧香磕头
4、中秋赏月、吃月饼、全家团圆
5、七夕乞巧、放河灯(这种现在比较少)
6、冬至团圆、亲友互祝(也很少)
7、除夕守夜,放鞭炮,家里长辈给压岁钱、派年糕(云片糕),小孩子要放在枕头底下压着睡觉的
8、春节团圆,放鞭炮,全家吃饭,走亲访友的拜年。
小孩子收压岁钱,大人给压岁钱……
9、初五放鞭炮迎财神。
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灶,扫尘等 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
另外,祖国南北在腊八粥的内容中也有一些差异。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供上红烛、糖瓜,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据说七天以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众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此后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各店铺、百姓人家,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
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高潮。
初一一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上一篇:清明节各个地方的风俗都做些啥?
下一篇:武汉有哪些有名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