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隋唐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宋元时期终于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辅以春游的传统节日。后来这一习俗就流传下来。
1、妈妈会卖很多香。
2、妈妈用剪刀来将火纸、红、黄、兰、绿纸剪成一串串的纸钱。
3、扫墓当天会蒸一大锅五色糯饭。
4、一碗一色的五色糯饭,推得满满圆圆的,待扫暮时供奉在祖先的碑墓前。
5、一只油亮肥硕的大公鸡,不用开膛,只允许在鸡肚上挖个口掏出内脏,鸡脖子和鸡头弯放到背上,用牙签穿上固定,在开水里煮个半熟,装加一块大猪肉。有些人卖烤猪肉。
6、煎摊三五个荷包蛋,放在一个碟里。
7、一两把铁铲,一两把柴刀,便以扫墓前把祖坟上的小树杂章除干净。
8、别忘了带上鞭炮,放鞭炮是我们小孩子最热闹的时候。
上一篇: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是什么?
下一篇:武汉有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