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宰公鸡。过年了,准备年夜饭。
腊八喝粥:
腊月初八,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腊八粥。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农历小年,也有地方称腊月二十四是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扫尘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传说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下界查访时,会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炖年肉:
腊月二十六一到,就进入准备年夜饭的时刻了,人们会上街置办年货,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去宰鸡: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贴门花。
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五传统是不能动火的,因此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的食物,发面不容易坏,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八会打糕蒸馍发好面。贴门花,贴红春联。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贴上春联、门神画。挂上红灯笼,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蒸出一些枣糕、佛手等形状,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蒸馒头的寓意是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同时,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迎回灶君吃年夜饭守岁:
除夕吃顿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年夜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这一天是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旧岁至此而除,人们共同守岁企盼新年的来到。欢声笑语迎辞旧岁,鞭炮声声迎新春。
泡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吃八宝粥,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
杀猪菜,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
筅尘日即年终大扫除。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
我们这腊八吃腊八粥,小年开始清洗家
在腊月二十四至除夕,重庆人家里必定会有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扫除,插腊梅,揭腊八粥,腌腊肉,灌香肠,杀年猪,磨汤圆面,打糍粑等习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淹腊八蒜,喝腊八粥,小年吃麻糖,送灶王爷,打扫家,三十贴对联,吃饺子
湖北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在湖北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应该是从农历冬至这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从冬至那天开始,湖北人就要开始忙年了,开始杀年猪,腌制腊肉、腊鱼。
腊月二十四要进香送灶君,请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除夕这天一家人团聚祭祖,吃团年饭。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