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评某一级传承人,所掌握的项目就必须是这一级的名录项目了。比如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这一项目已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1356664经入选了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那么传承这一技艺的传承人才有可能申报国家级传承人。
其次,想申报某一级的传承人,一般来说,必须是下一级名录项目的传承人。比如想申报国家级传承人,那么必须已经是省级传承人才有申报资格。
申报传承人必须具备日下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
代表性传承人都是成批的申报、评审、公布的。基本程序一般是当地文化主管部门下发申报的通知—下辖地区和单位组织申报—传承人填写申报书和申报片—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公示—正式公布。
扩展资料:
认定
为保护和阻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中断,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调查时,要弄清楚其传承谱系、传承路线(传承链)、所掌握和传承的内容或技艺、传承人对所传承的项目的创新与发展。
对传承人的调查,要事先选好对象人选,然后进行采访,对本人、同行、亲戚等进行多方面的调查,要记录和提供他们的代表作,甚至还要做口述史,要把他所掌握和传承的内容或技艺原原本本地用文字和绘图记录下来。
调查的内容,包括传承人的最基本的资料,姓名、艺名、性别、地址、职业、信仰、受教育情况等等,以及他所传承的项目、他的技艺和当地地方文化的关系,与民族记忆的关系。
以及他这个项目在村寨、在社区群体中、行业中的地位,他的授业师傅、他的亲戚、他传习的方式、他有没有拜师、有没有仪式、行内有什么规则、有什么样的禁忌、有没有祖师、有没有行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传承人
上一篇: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