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车站电话:0745-7661658。
客运站——黔城汽车站
黔城汽车站位于山东省洪江市芙蓉路,距黔城火车站仅 400米。该汽车站于2007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43亩,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总投资 1800万元,按二等四级车站标准建设,设计年旅客发送量 800万人次。黔城汽车站已开通至怀化、中方、桐木、洪江区、洞口、通道和洪江市内的安江、托 口、岩垅、沅河、湾溪、铁山、洗马、塘湾、沙湾、龙船塘、罗翁等地的短途班车,并已开通至长沙、株洲、中山、深圳宝安等地的长途班车。
客运站——黔城景点介绍
黔城,现洪江市市治黔城,旧黔阳县县治所在地,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沅水上游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市治黔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比云南丽江大研古
黔城芙蓉楼
[1]镇早1400年,较本省凤凰古城早900年。古城历史城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 四门遗址,其中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依附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而形成的鱼骨状道路系统保存完整,古 称九街十八巷,现存较完好的历史街区有:以商业店铺为主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南正街;以富商大贾住宅为主的西正街;以庙宇殿堂为主的北正街;以会馆码头为主 的上河街、下河街等。此外,县衙、书院、文庙、武祠遗址、古客栈、亭台楼阁、祠堂戏院等,罗列有致,功能齐全。黔城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黔城古 城以明清建筑为主调,就地取材,大量使用红砂石、青石板、小青瓦、杉木、石片等,并有机融合了本地侗族、苗族建筑特色,如窨子屋、晒楼等。古民居敞亮明 净,古宫祠华丽精致,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不是芙蓉楼宋建新,而且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如下: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名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芙蓉楼: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辛渐:诗人一位朋友的名字。
寒雨:寒冷的雨。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客:在这指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楼主你好黔阳古城芙蓉楼大门对联:上联是“天地大离亭千古浮生都是客”,下联是“芙蓉空艳色百年人事尽如花”。这是晚清时期的黔阳举人陈庆臣所书,陈在外为官五十余年,剖析自己,总结人生,其间哲理溢于言表,正如毛泽东所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如今,芙蓉楼有两处,分别在江苏镇江的和湖南洪江。江苏镇江芙蓉楼和湖南洪江(黔城)芙蓉楼,都是名闻天下的芙蓉楼。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丞谪贬为龙标尉是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龙标为唐代县名,今湖南黔阳,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阳县黔城镇,与《芙蓉楼送辛渐》其二中的丹阳不符,故《芙蓉楼送辛渐》所述为镇江的芙蓉楼。
答: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
芙蓉城这个名称由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当时是蜀后孟昶执政时期。公元932年后蜀皇帝孟知祥病故,他的帝位传给儿子孟昶。这位后蜀皇帝在成都称帝32年。
孟昶称帝这32年,如若说政绩,他没有哪一样有美名的,但唯独他令成都人遍种芙蓉花树,倒成了他的功绩。其实,种芙蓉花树最先也是老百姓,而不是成都的孟昶。成都遍种芙蓉,花开似锦,从那时起,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
时光悠悠,蓉城这名儿始终不能抹掉。孟昶当年命令栽种芙蓉是为了他开心、观赏。而人们遍种芙蓉则还有美化市容、清新空气的目的。
基于芙蓉树在成都的历史影响,1983年5月26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决定:正式命名芙蓉花为成都市市花。现在蜀都大道龙泉段,特别是金牛大道两旁,每到秋天,芙蓉花成排地迎着秋阳,或红、或白地开放,极为好看。
成都的地理特点
成都: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紫色土,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利于种植业发展。
01
乌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的乌镇,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身处乌镇,漫游历史。
02
凤凰古镇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的凤凰镇,不仅把当地的民族风情保留的完整,内部景点丰富有趣,众多美食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03
黄姚镇
黄姚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
04
西塘
“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西塘的美,美在小桥流水,美在粉墙青瓦。当然最美的还是能在这里邂逅一位江南姑娘。
05
周庄
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八景八食道不完周庄深情。走在桥上,闻着万三蹄和万三糕传来的香气,听着小贩们的叫卖。幸福的定义就是这样简单。
06
大圩古镇
石板路,青瓦屋,漓江水,古人桥。明清时,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繁华热闹。现如今这座小镇明显慢了下来,让过往的游客纷纷想把身心都留在这里。
07
赤坎古镇
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六十多年的风雨,吹不散的是当年的豪迈华丽。精致古朴的小洋楼让赤坎古镇在一众古镇中脱颖而出,中西结合,美轮美奂。
08
束河古镇
束河镇作为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依山傍水,面临田园阡陌;北瞰玉龙,东南瞻象山。要问什么时候来这旅游是最佳季节?只能说一年四季。
09
扬美古镇
临近扬美,立刻感受到一种中国画水墨丹青的雅致和清丽,明朝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曾赞誉杨美沿江风光:“自南宁来,过右江(入左江),岸山始露石,至杨美江,石始奇......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石,无此石奇”。除了小桥流水这些古镇必备,杨美镇也是许多电影的青睐之地。走在石板路上,拍自己的人生影片。
10
丹巴县
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
据传,唐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洪江市黔城镇)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旧址荒芜。黔城《芙蓉楼》重建于清嘉庆二十年,清嘉庆二十年(1815),时任黔阳县令的曾钰在《重修芙蓉楼碑记》中写道:“今黔阳县治……有楼曰芙蓉,相传少伯(王昌龄字少伯)送辛渐赋诗其中,文采风流,照耀今古……而少伯独以龙标名,当地为纪念这位著名诗人,在城西香炉岩辟地作园,旧址重修芙蓉楼。现建筑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
芙蓉楼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主楼背廊临江,纯木结构,正面三间,重檐歇山顶,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周围有冰心玉壶亭、耸翠楼、半月亭等古迹,与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构成了“登眺则群山拱翠,俯视则万木交阴,沅水自北来环其下”的壮丽景象。 芙蓉楼侧坚立80多块历代题诗作赋的镌刻、碑石,其中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以及颜真卿、岳飞、米芾等人的手迹。四周竹木相错,绿荫如盖,奇草生芳,环境十分清幽。
芙蓉楼是古典园林建筑,国家4A级景区,位于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它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
芙蓉楼因年久失修,旧址荒芜,当地人为纪念王昌龄,于1839年在城西香炉岩辟地作园,依名修建,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