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而中元节烧纸习俗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一、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所以,在烧纸时阴气很重的,最好是可以佩戴吉祥物,趋吉避凶,保佑顺顺利利。这个建议到无相铜炉官网定适合的无相吉祥吊坠即可。二、烧纸一般是自己用黄纸做的比较好。在外面买的也行的,但是传统使用黄纸做的比较好些。还有,准备烧纸也要准备烧香,不能烧化学香或者劣质香的,准备天然香为宜。因此,可以同时在无相铜炉定好点的天然香供奉更好些。
不过我们这貌似没有在中元节这天烧纸钱祭祀的习惯,只有每年的清明、农历的十月一日、和农历新年,三个阶段为逝去的亲人烧些纸钱以表达思念缅怀之情。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元夜。元宵节有燃灯、观灯的习俗,故又名“灯节”。它起源于秦汉年间,后来发展为望日夜游、观灯的习俗,到唐宋时尤盛。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而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不少有趣的传说。
正月十五的传说(一):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类。听说这个消息后,有个老人想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二):相传汉时,东方朔发现有个宫女欲投井,忙问缘由。原来此宫女名叫元宵,自进宫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思亲过度想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非常同情,就准备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于是,东方朔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并说:“正月十六火焚身”。汉武帝闻听大惊,请东方朔破解。东方朔说十六晚上挂灯,所有人都上街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火神君了。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做。到了正月十六,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元宵的家人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也乘观灯机会和家人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