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即腊月三十)的习俗。春节是我国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最为人们重视的节日。除夕揉合了祭祀、驱邪、喜庆等内容,在北方主要活动有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贴挂签、贴门神、点蜡烛、祭祖、守岁、包饺子、放鞭炮、吃年夜饭等。此日贴门神和对联,须等家人都回来齐了,在申时之前贴好。
大年三十半夜子时吃饺子,要举行带有祈福色彩的“发神旨”仪式,届时在院内放一方桌,摆上馒头、年糕等供品和煮熟的饺子,点上香和蜡烛,燃起一堆火,燃放鞭炮。子时一到全家人跪地拜神,家长边拜边念叨“财神进家,越过越发”,“喜神进门,好事来临”。接神之后,进屋吃饺子(家家吃煮饺,谐音“主角”),除夕夜包饺子时放几个硬币,谁吃到了预示着要发财。家人常常先让老人与孩子吃到象征吉祥的饺子,举家欢乐。
除夕夜,幼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连磕三个头,跪着等待长辈给“压岁钱”,不能站起,给了之后再磕一头起来。
大年初一(即正月初一)。三千多年前,周代就有了在这天祭祀天帝和祖先的活动内容,又从祭祀活动中,敷演出挂“桃符”驱鬼避邪的内容,后来演变为贴春联、燃放爆竹等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活动内容,由祭祀驱禳,演化为祝福游艺,由庄重神秘,演化为喜庆欢乐。大年初一热闹非凡,早起燃放鞭炮,少辈给长辈叩头拜年,互道吉祥。不论贫富,男女老少皆穿新衣,人人相互道贺,往来拜年。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欢歌,彻夜不眠。
有的农村还有,初一早晨担水、抱柴(财)和扣门户(破五之前不向外扔东西)。过年期间忌吃包子和蒸饺,否则一年生气不顺当的习俗。
上一篇:浙江杭州旅游推荐